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

69看书网手机版(繁体版)

m.69kshu.win

首页 > 言情小说 > 家国球 > 章节目录(2/3) ()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69kshu.win/245319/

第41章 B 归故里家人结一心(2/3)

了过来,在自己与阿娇之间坐着。阿娇假装眼睛盯着车窗外观景,却暗自斜视过来,看琼瑶如何逗紫桥。琼瑶笑道:“亲爱的宝贝儿,我太爱你了。”说罢,虽然距离紫桥有一尺来远,却不停地拌嘴儿,假作亲吻之状。阿娇笑道:“蛮子,你也弄得太火热了,看我不打你。”说罢,便把手从紫桥后脑勺后伸过来,要打琼瑶。琼瑶笑道:“家的打野的,桥爷,你站哪一边儿呀?”玉姿见琼瑶话儿超出了年龄,又不想强烈干预,以免推翻了致义的话儿,便笑道:“我们家够火的,我和你们的爸爸生于火年,阿娇和琼瑶生于火日,我和紫桥生于火时,你们的爸爸和阿娇又生于火月。都是一团团烈火,火多火旺,就是大江也克制不住了,才导致如今的一场大火。我看我们今后建房,就不以‘江楼’命名了,而是以‘海楼’命名,再大的火都能给治住。”紫桥听了,感到特温暖,忙来到致义与玉姿之间,坐下了。

列车奔驰着,城镇、乡村一掠而过。忽而是碧绿的原野,开阔的天地。忽而是嶙峋的山峰,纵横的沟壑。大家静了下来,眼睛盯着窗外,观起景来。一静下来,那轰隆轰隆的节奏感越发强烈了,阿娇又来了兴趣,笑道:“你们听,这火车行进的声音,轰隆、轰隆、轰隆的,节奏明快,像一首欢快的舞曲。”琼瑶笑道:“我也非常喜欢听火车奔驰的声音,西方人写了一首《火车波尔卡》,简直把火车的声音写得太惟妙惟肖了。此时此地,要是我们能奏一曲《火车波尔卡》就好了。”阿娇笑道:“嗐,我们的家伙都带上了。这节车厢,除了我们外,就那么几个人,而且把耳朵捂着的。我们的演奏水平,即便差了些,也不会把他们的耳膜刺破了。即便是把他们吵着了,他们也是音乐爱好者,也不会青筋暴跳,或许还加入进来与我们一块儿乐呵呢。”

琼瑶早已按捺不住,从头顶上的行李架中取出了小提琴,放到紫桥的手上。紫桥忙站起来,拉起了《火车波尔卡》。阿娇、琼瑶、致义、玉姿纷纷站起来,一边随着节奏打起了拍子,一边看着紫桥,一副很是享受的样子。接着,那几个听音乐的乘客也过来了,笑盈盈地看着这一家人。接着,那些戴大沿帽的乘务员过来了,笑着倾听。接着,别的车厢里的乘客也过来了,怀着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一家子。一曲终了,列车长笑道:“感谢你们这一家子,把孤独寂寞的旅途弄得热闹非凡,我们就共同唱首歌儿吧。”接着,便和紫桥商量了一下,紫桥又拉了起来,乘务员们一起唱道:“张老三,我问你,你的家乡在哪里?”致义一家接着一起唱道:“我的家,在山西,过河还有三百里。”对方唱道:“我问你,在家里,种田还是做生意?”致义一家唱道:“拿锄头,种田地,种的高粱和小米。”对方又接了下去,歌声激情澎湃,众乘客早已喉咙痒痒了,跟着手舞足蹈地唱了起来。

火车奔驰了两日一夜,至次日上午,便到了离天涧县不远的车站。致义等人便下了车。匆匆吃了点饭,然后赶班车到了天涧县城。第二天一早,致义一家乘班车向卧虎村进发。石子铺的乡村公路凸凹不平,颠得大家坐立不稳。车窗外尘土到处飞扬。幸好公路上车辆不多,否则大家早成了灰人儿了。离卧虎村还有七八公里的路程,公路便折向其他村庄去了。致义等只好下车,步行往卧虎村走。天空刚才还阴沉着脸,这会儿太阳却露出半张脸来。玉姿、阿娇、琼瑶打开了遮阳伞,戴上了太阳镜。紫桥道:“翻过那座山,就是我们家了。”玉姿、琼瑶走不惯山路,加之又穿着高跟鞋,走起来颠颠倒倒的,不一会儿,就喊天叫地了。致义笑道:“你们就不要臭美了,收拾好高跟鞋,换上平跟鞋吧,不要死爱面子活受罪了。”玉姿、阿娇、琼瑶便脱下高跟鞋,装在塑料袋内。琼瑶把塑料袋递给紫桥,笑道:“我们的这个书僮,有劳你了。”紫桥道:“能为江老爷家的千金小姐提鞋,即便只能闻闻鞋臭味儿,我也是三生有幸了。”众人都乐了。

琼瑶又拿出未打开的伞当话筒,作起了新闻记者,问紫桥道:“你猜测一下看,乡亲们如何看待你荣归故里?”紫桥笑答道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又问阿娇道:“你此时的心情如何,是否激动得心儿扑通直跳?”阿娇点点头,笑道:“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。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”又问玉姿道:“阿娇要见真妈妈了,你这个赝品妈妈是否有一种酸酸的感觉?”玉姿笑答道:“山围故国周遭在,雨打空城寂寞回。淮水东边旧时月,深夜还过女墙来。”琼瑶疑惑道:“不知何意?”玉姿笑道:“对于阿娇的亲妈妈,女儿失而复得,就像旧时秦淮河上的月亮,又照到女墙上来了。对于我来说,阿娇与其妈妈相认,或许我有淡淡的失落感。但几天之后,阿娇又和我们踏上返程的列车。不也是旧时秦淮河上的月亮,又照到女墙上来了?”琼瑶又问致义:“你模拟一下我们这次乡村之行的境况,是受到热烈的欢迎还是灰溜溜地返家?”致义笑答道:“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。”

说话间,致义等人来到了一条小溪边。清清的溪水

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!
状态提示:第41章 B 归故里家人结一心
第2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