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

69看书网手机版(繁体版)

m.69kshu.win

首页 > 武侠小说 > 生人勿近 > 章节目录(2/2) ()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69kshu.win/244414/

第二章 挂钟岭(2/2)

,搁儿田地里摸了个遍,抓到了两只老疙瘩。

我吊着这两只老疙瘩,瞅瞅它那绿豆眼儿,打开包扔了进去,但是我被唬了一跳!

只瞧见包内躺着一盏油灯,灰乎乎的玻璃肚,扑了灰的捻心,可不就是昨晚在破庙里的那一盏吗?

我有些恍惚,咋瞅着那么邪性呢?这油灯能自己长腿跑进我的包?

“小先生?”老谭拍了我一下,一脸急相。

我回过神来,也不管这油灯,当务之急是救他孙儿要紧。

我把两只癞蛤蟆带了回去,二爷早已备好了一个脸盆让我放进去。

“小七,把它们端到太阳底下,晒够了热,它们就会蜕皮,出蟾衣,你可得仔细盯着,一旦脱皮,就要取出,不然它会把蟾衣吃了。咱可是要拿蟾衣救人的,半点儿马虎不得!”

我使劲儿点头,抱着老疙瘩出门,瞧着门前大树下乘凉的地儿挺好,就过去了。

我把脸盆放在了太阳底下,这两只老疙瘩对对眼儿,鼓鼓肚皮,太阳打在身上,逐渐变干,皮肤皱巴巴的。

“爷爷,爷爷!给咱们讲讲故事吧!”大树下一撑拐的小老头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,走了过来。

“好好!”那爷子坐在条凳上,笑呵呵的:“咱们这里叫‘挂钟岭’,那俺就给你们讲讲它的故事。”

我一屁股坐地上,反正干等无聊,不如蹭蹭免费的故事会。

临江县西北岔一带地方,山又高又陡,老林子又密又大,这儿是长白山的一条主脉,

最高的那个山尖儿叫:挂钟岭。

挂钟岭上,有一棵高大的红松,红松冲出一根长长的枝丫儿,丫几上挂着一口一百

二十斤重的大钟。

相传,这钟还是杨靖字亲手挂的呢。

那年,抗联住在这山上,常常派出队伍到山下的公路附近打埋伏,爆破桥梁,消火

进山来讨伐的鬼子。

那时候,仗打得紧,山上的粮有时供应不上。再说就是有粮食,也得节省着吃呀。战士们常常在战斗间歇时去打猎,采野菜.山果子……

当时,有个战士问杨靖字。司令,同志们一出去,满山遍野地敞开了,有了紧急

情况,可怎么召集呀?

杨司令笑了笑说:这个,我早就想到了。去年秋天,鬼子上山,庙里的老道把那口大钟埋在庙后就跑了。

现在,我们就在这座破庙身上打主意吧。说完就告诉联络员老邓,让他带领一伙儿入把大钟挖出来,让他穿上道袍当起了道士,一边搞联络,一边负责敲钟,还约定有紧急情况敲七下,平常集合敲八下。

杨司令跟老邓他们一起把大钟挖出来了。他说,就把它挂在这树上吧,地势高,

敲起来声音响亮。

随后爬上树丫儿,老邓几个人把大钟举上去,杨靖宇司令亲自把它挂在了树上。

这年秋天,有七十多个日本鬼子摸进山口。

战士们都出去打猎,采野菜去了,杨司令身边只剩下两个警卫员和三个炊事员。大家提议转移,杨司令说,别慌,鬼子怎能知道咱们的底细?

说着跑到庙前,绰起锤子狠狠地敲了七下。鬼子不知山上有多少兵马,早就提心吊胆,这时候一听茹当当一钟响,生怕被包围,吓得调头就往回跑。刚到山口,就被采菜回来的战士一阵排子枪卷了回来。

鬼子死的死,伤的伤,剩下一半儿又向对面的山口逃去。那边,打猎回来的战士。“呼啦”一下围了上来,把鬼子包了个严实。

相传,过了几年,杨靖字将军在漾江牺牲时,挂在那里的这口钟也没有人敲就自己

响了起来。人们听到钟声,都流下了眼泪,握紧了拳头。

“俺们村从此就叫‘挂钟岭’了。”老爷子眨巴着眼珠子说道:“还有人说啊,如今每天黄昏在挂钟岭一带,还能影影绰绰地听到山上传来的钟声。人们说,这是杨司令在召集战士进山呢……”

这话一出,远处山头,传来了那口吊钟,悠长浑厚的声响,咚···咚···咚······一共八下!

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!
状态提示:第二章 挂钟岭
本章阅读结束,请阅读下一章